转炉电炉同亏损 钢企转型变化求机遇 015年春节过后至今,钢厂经历了一段由喜转悲的过程。从3月开始,在环保风的刺激下,原料价格和成品材市场价格双双高企,两类生产企业实现双赢;4月份矿石价格屡创新低,成品材市场盈利空间再度放大,高炉钢厂利润丰厚;再到5月,成品材价格随着原料一路下行,钢厂盈利空间逐渐收窄,尤其是进入5月下半月,由于铁矿石港口库存持续下降,铁矿石市场在钢厂补库的带动一路走高,各类钢厂由盈利逐步转为亏损;时至六月,原料价格继续走高,而成品材市场价格却疲弱不堪,持续下跌,钢厂被迫在夹缝中生存,出现大面亏损。如此大喜大悲的转变,在短短几个月的各种变化,那么钢厂的前路究竟如何?笔者对此进行了如下阐述: 一、三种不同生产工艺钢厂盈利状况分析 1、中频炉钢厂盈利状况 提交 图1:中频炉钢厂盈利状况数据来源:Mysteel钢联数据 从图1可以看到,三月中下旬,成材价格在环保刺激下明显走高,中频炉钢厂尚有盈利。随后进入4月,由于铁矿石跌破50美金等各种因素,现货价格持续走低,几乎接近于3月10日年初低点。然而废钢价格却没有出现明显走低,中频炉钢厂开始亏损。 2、调坯轧材钢厂盈利状况 提交 图2:调坯钢厂盈利状况数据来源:Mysteel钢联数据 图2中显示,唐山钢坯价格在4月陡降,相对而言,成品材价格却降速较缓,因此调坯轧材钢厂在此时盈利较好。但是进入5月以后,钢坯价格开始反弹,而成品材价格却持续下行,逐步趋同于钢坯价格,故从5月中旬开始,调坯轧材钢厂也逐步出现了亏损,尤其是6月周,华东地区部分钢厂价格跌破2000元/吨整数关口,而钢坯价格仍旧维持在1950-1970元/吨盘整。 3、高炉钢厂盈利状况
图3:高炉钢厂盈利状况数据来源:Mysteel钢联数据 从图3看出,在3、4月两月,高炉钢厂盈利状况加好,尤其是在4月初,铁矿石价格跌破50美金,高炉钢厂盈利几乎都在200元/吨以上。但是从5月中下旬开始,铁矿石在港口低库存的支撑下,价格一路震荡上扬,而成品材却背道而驰不断探底,钢厂利润空间被迅速压缩,钢厂和生产成本和现货市场价格无限接近,甚至在6月出现交汇,钢厂全面亏损。 二、钢厂达产率趋势变化 本月开始华南、华北、西北地区各大钢厂先后实行集体提价的强制性政策,表面上看这一政策可能在短期内有稳定市场的作用,但长期来看违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此前已有不少失败的案例。而转向华东地区,目前主流钢厂大多采取检修减产的做法,据我网对华东64家建筑钢铁生产企业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进入6月份后螺纹钢达产率不断下降,从图4中我们看出基本已降至4月初水平。另外,由于6、7月是华东地区传统梅雨淡季,加上今年资金紧张情况没有好转,工程项目开工拖延现象严重,后期市场基本维持底部震荡态势,因而钢厂开工率很难出现实质性的恢复。 提交 图4:华东64家建筑钢铁生产企业达产率走势数据来源:Mysteel钢联数据 三、身陷困境,钢厂将何去何从 在国内供过于求的大背景下,钢厂盈利状况难以好转。并且由于一些钢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所辐射的市场特殊性,此类钢厂深陷亏损的困境恐难以出现转机。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钢厂将如何应对呢,笔者给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减产检修 目前对于钢厂来说,成本高企,利润微薄,继续大量地生产必将造成生产越多亏损越大。在当前成品材价格已经跌破成本线情况,势必会倒逼钢厂开始减产。所以,在此种市场情况下,钢厂适当减产检修已是不可避免。但是此种做法可谓伤筋动骨,现在全国生产企业基本没有无贷款的厂家,若大面积停产,势必会导致银行前来催贷,而且停产后损失的沉没成本也让钢厂不堪重负,所以钢厂减产虽然为直接有效,但是所承担的压力也是为明显的。 2、保高炉,停轧机,生产钢坯 对于拥有自有高炉的长流程钢厂,为了降低成本损失,只能适当对轧机进行暂时性关停,而高炉由于需保证其生产的延续性,仍需要保证其一定的生产作业避免停产后巨大的损失。但长期来看,加大市场钢坯的投放量必将导致钢坯价格下跌。从6月12日至6月15日,三天之内钢坯价格已经快速下跌100元/吨,也有力证明了目前生产调整对于当前市场影响。因此随着产能转移的钢厂的不断增加,钢坯势必在短期内迎来供大于求的局面,而坯料的需求依然堪忧,所以此举也并非长久之计。 3、工程直送模式 传统钢贸模式中,贸易商聚焦钢材流通市场承担着重要的蓄水池功能。不过随着市场的发展,多家钢厂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直送渠道,直送终端客户的现象越发普遍。此种方法缩短了产业链的环节,节约了成本,特别是运输成本,因此也受很多钢厂青睐。而绕过贸易商这点也带来一些不便,比如终端的订单比较零散,一些工地的订货量并不算大,同时对产品规格要求较高,如果从钢厂直接订货,对于钢厂安排生产来讲成本也不算低,所以此种方法只能适用于一些集中采购的大型工程和离钢厂运距比较近的下游企业,其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4、剥离生产环节,企业多元化发展 由于钢铁供过于求,钢铁主业长期来看能够获利的空间不大。而钢厂为了保证生产和销售,必将建立相应配套设施,其配套投资大,设备先进,因此在主业利润较低的情况下,除了生产钢铁之外,还可用于其他用途。比如某些沿海沿江的钢厂,拥有自有码头,在生产效益不好的情况下,出借出租自有码头,钢厂方面收取相关费用,可以取得相应盈利。另外,钢厂均兴建了相应配电和发电保障设施,在经营压力下,钢厂停产减产,必将导致钢厂电力出现富余和电力维护设备闲置,在此情况下,积极把相应富余生产能力推向社会,实现利润大化,必定能够对于主业形成较好补充。此外,还有污水处理和废物回收等设备都可以使其配套城市使用。但是此方法也仅限于一些有条件的钢厂,且实施效果仍需看实际情况。 5、兼并重组 目前国内钢厂林立,在供大于求的大背景下,一块蛋糕已经不能保证让每个人都吃饱。这时在钢厂倒闭有一定难度的情况下,几家钢厂联合或互相兼并重组也不失为一种方法。比如已经形成的河北钢铁集团,包括近期的北京建龙重工收购唐山国丰等都是类似的案例。但是大型钢厂的互相合并,集团内部级别的制定仍是难题,人员的安排和调度存在漏洞。差的结果便是集团内部各个势力各自为政,意见难以统一,所以集团的合并和重组也是一条较为漫长但大势所趋的事情。
|